第39章 并北来人(二)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
一念汪洋 >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> 第39章 并北来人(二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章 并北来人(二)

  第39章并北来人(二)

  郑玄知道刘寒接下来会有事商议,便让刘忠带着自己离开。

  看着手中的两份礼单,刘寒不禁一笑。

  一份是糜氏给并北捐赠的钱粮物资,一份是糜氏拜访自己的礼单。

  “好大的手笔。”

  刘寒看了礼单不禁咂嘴,不愧是世代商贾,这积累的财富。

  “主公,糜氏我们见还是不见?”

  “见,当然要见。”

  刘寒手指敲着桌面,闭着双眼,没有说话。

 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这是在思考。

  忽然,刘寒的眼睛一亮,“志才先生,我有一想法,先生可否参谋一番。”

  “主公请讲。”

  “此次我在北地掀起轩然大波,想必大汉世家豪族为了自己的名声,或多或少都会捐点,我们不妨立两组功德碑,对于糜氏这种慷慨解囊的,刻于功德碑之上,上书‘国之义士’,另一组功德碑专门针对那些心里有小算盘的世家,上书‘感谢各位的仨瓜俩枣’。”

  感谢各位的仨瓜俩枣?

  听完刘寒的计划,戏志才笑了。

  损!

  太损了!

  主公年纪虽小,但洞悉人性。

  若是哪家上了这个碑,必定会被大汉儿郎的唾沫淹死,甚至日后家族成员仕途都会蒙上一层阴影。

  此举虽不杀人,但诛心。

  须知士族最重名声,名声建立起来需百年,但一朝就能毁掉。

  某某家族子弟举孝廉入仕,上官来一句,“哦,原来你就是那个只愿给个仨瓜俩枣的家族子弟呀。”

  何为举孝廉?

  就是你这家族子弟要孝顺、廉洁。

  可是你这家族只愿捐这么点,往大了说就是对君不忠,对国不忠。

  谁敢用?

  只要这大汉还姓刘,家族未来几十年仕途就断了,仕途一断,家族离没落也就不远了。

  太狠了!

  既然主公提出想法,作为谋士要做的自是要查漏补缺。

  “主公,忠还有一言,要当面清点,仔细甄别送来的物资是否为残次品,这个也要记录在案。

  还有一些不愿送的,主公定要刻碑文,细述祖上,国之栋梁,今之蛀虫。”

  “志才说得对,是我疏忽了。”

  两人相视一笑,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,只有一旁的田丰头皮发麻,“两个老银币。”

  田丰此刻都能想象得到,将来有一批士族家主哭着喊着来并北的情形。

  雁门太守府。

  糜竺在下人的指引下来到客厅。

  来到此地糜竺便已经打听好了,自己是第一个到的,无论是无极甄氏、陈留卫氏、河东卫氏,还是其他大的家族,都没自己快。

  糜家几世为商,身为新任糜家家主,糜竺自想做出一番作为。

  仕途!

  这是糜竺最渴望的。

  或者说,这是东海糜氏最渴望的。

  如今,糜竺找到一条捷径——河间郡王,但这是一次豪赌,糜竺内心很忐忑。

  此次送来的物资便是敲门砖。

  “汝便是糜竺,糜子仲吧。”

  糜竺听闻声音,便看见一少年从外面走进来,身后跟着两位文士。

  少年一袭白衣胜雪,衣袂翩翩,优雅尊贵,深邃的同谋流光溢彩,薄唇微微扬起,带着几分笑意。

  不用多说,糜竺便知来人便是河间郡王!

  “草民糜竺,拜见河间郡王!”

  “起来说话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众人主宾落座,刘寒率先开口说道:“先生不远千里,带着诸多物资,从徐州向西北而来,辛苦了。”

  “草民不敢,王爷曾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草民虽是一介商贾,但仍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。异族侵犯,杀戮无数,我身为汉家儿郎,若不是没学武艺,定要追随王爷,杀他几个胡人,为我大汉百姓报仇!”

  “先生说的是。”

  “不知.”

  “在下田丰田元皓,现任雁门太守,这位是戏忠戏志才,现为军师将军。”

  “糜竺见过二位大人。”

  “糜先生放心,刚刚主公已与我等商议,先生善举将会刻在雁门功德碑上,到时候大汉子民都会传唱先生善举。”

  戏志才将刚刚商议的结果告诉了糜竺。

  “这”

  糜竺虽感动,但这并不是此次前来的核心目的,虽然此举能进一步提升糜氏名望,但名望这东西,糜氏现在不缺,糜氏现在最缺的,是仕途!

  “先生怎么了?有什么问题吗?”

  刘寒问道。

  “王爷有所不知,”糜竺犹豫再三,最终还是下定决心,咬牙说道:“此次糜家捐赠,引得天使来访,天使私下里问是否有姊妹,说是太后娘娘的意思,竺私自做主,已将妹妹送到河间郡王府,还望王爷恕罪。”

  厅中三人听到,脸色各异。

  戏志才看着糜竺这种滚刀肉的样子,心中直呼同行,只要我没道德,道德就不能绑架我。

  田丰面带肃容,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,主公的确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,这还真是丰疏忽了。

  只有刘寒脸色一变再变,他感受到来自洛阳母后深深的母爱(背刺)。

  “乱弹琴!孤这才多大!母后就想到这了?”

  “主公,太后娘娘做得不错,主公的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。”

  (汉代大体男子初婚年龄在14-20岁之间,汉灵帝刘宏14岁立后。)

  田丰向来直言劝谏,刚而犯上,梗着脖子和刘寒说道。

  刘寒这才意识到,在自己眼中,现在才14岁,是个少年,还在发育,还在成长,谈婚论嫁太早,但是,在古人眼中,十四岁已经快是个大人了。

  毕竟,在古人眼里,子嗣是件大事,若主公早早有后,能稳定人心。

  刘寒压下心中怒火,问道:“不知令妹今年几岁?”

  糜竺则支支吾吾地答道:“四岁.”

  “四岁!”

  刘寒扯着嗓子说道。

  “四岁伱就放到河间郡王府?”

  好家伙!

  刘寒此刻心中直呼好家伙!

  刘大耳的糜夫人,现在只是个什么都不懂孩子!

  你糜子仲为了家族,还真够拼的。

  敢拿自己亲妹妹的未来做赌注。

  这女孩进了王府已有两个月,在外人看来,定是天家和糜家做了什么交易,那糜家必然已经是站在刘寒这边,不然说出去谁信呐?

  “糜子仲,你好样的!孤还真是小瞧你了!”

  此刻,刘寒已经怒不可遏,若是有机会,他一定会选择干掉糜竺,灭了糜氏。

  感谢书友“海上野风”的100点打赏!

  感谢书友“20230605102538631”的100点打赏!

  给您二位磕一个!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nwy.cc。一念汪洋手机版:https://m.ynwy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