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分鱼_穿成反派亲娘后,我靠外挂洗白
一念汪洋 > 穿成反派亲娘后,我靠外挂洗白 > 第123章 分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3章 分鱼

  蒋氏能赚大钱,会炮制药材,是吴家村公认的有本事。

  现在她家的两个小子还在镇上开了火锅店,生意非常好,连带着一开始跟他们混的小虎小马家都过上了好日子!

  蒋氏的变化太大了,大到从以前村里最穷的一户,变成了最富的人家!

  刘寡妇好眼光啊,当初人家穷的时候就没阻拦大雪跟青山来往,现在女婿家发达了,不仅女儿嫁的好,过的好,就连娘家人也受了照顾!

  可惜蒋氏家的老二放了话,最近两年都以做生意为主,不考虑成婚的事,要不然啊,她们真想将自家闺女塞过去做媳妇!

  大梅得意洋洋地望着方才说话的吴翠花,心想,大雪嫁的好,这人不只是嫉妒吧?

  看着对方愤恨的小眼神,她难免猜测对方是想抢大雪的相公。

  “大梅,别说了,咱好久没聚了,你给我说说你嫁过去后过的咋样啊。”

  大雪不自在地扒拉下袖子,遮住别人的视线,扯开话题。

  她一直秉承财不露富,不给婆家带来麻烦。

  大梅这么一打诨,倒是让其他人都盯着她看,这种感觉不太好啊。

  “害,我嫁的是我姑姑家的侄儿,蒋家湾,改天我捉只鸭子过来送给你尝尝鲜。”

  大梅得意洋洋地叉腰,她嫁的虽然不富裕,但是不差。

  她相公是家里的独苗,长的也斯文,是她喜欢的那类。

  今儿回门,娘家让她们小两口坐车回来的,还捉了两只鸭子,各种土特产,大包小包的。

  这不,赶上村里鱼塘开闸分鱼,她爹娘拉着她们小两口过来帮忙,到时候村长爷爷也会意思意思给鱼的。

  “那就好,鸭子就不用了,我婆家啥都有,不缺这口肉。”

  大雪听到小姐妹婚后过的好,打心眼里为她高兴。

  两人有说有笑,衬托的吴翠花越发的形单影只

  其实吧,村里人家都不喜欢吴翠花的娘,嫌弃对方是个大嘴巴,还爱多事。

  连带着,就不太喜欢吴翠花了。

  吴翠花冷哼一声,见没人搭理她,心有不甘地跑去找她娘告状

  “够了够了,都避开点,一队开始下塘~”

  随着水位线下了大半,塘里的鱼虾开始蹦蹦跳跳,乌泱泱的一片,数不清有多少。

  蒋月远远地看着,没敢靠人群太近。

  并且招来儿女跟媳妇儿,不准她们离开她的视线,就怕四下乱糟糟的,一不小心被人推下池塘了!

  “放心吧,你永发叔是老江湖了,安排了几个水性好的在一旁候着呢。”

  老周氏笑了笑,坐在小板凳上,悠哉悠哉地看着热闹。

  不过,当她视线看到一人后,立马变了脸色,气冲冲地站起来骂道:

  “死老头子,让他别来,竟然偷偷过来,看我不拧掉他耳朵!”

  恩?

  公爹来了?

  蒋月一头雾水,婆母不是说公爹在家看家吗,咋来了?

  “嘿哟嘿~”

  “一二三四~”

  “拉~”

  劳力们开始拉网兜,年长的妇人跟老头子看着火热,帮着加油打气。

  吴老爷子就是其中一员,一直到自己的耳朵被人拧了,这才满脸堆笑,连番告饶

  “老婆子,我错了,我这就回家~”

  “呸,晚了,死老头子,看我不拧了你耳朵!”“哎呦,疼疼疼~”

  大部分的视线都在鱼塘里,喧闹的声音掩盖了老两口的声音。

  吴老爷子捂着脸,掩耳盗铃,随着老婆子先走一步。

  青云望着爷奶的背影,眉头紧锁,心有余悸道:

  “不怪奶生气,都是前年爷不服老,下塘逮鱼,然后滑了一跤,躺了三个月.......”

  蒋月心里恍然大悟,怪不得呢。

  嘴上却说:

  “是啊,你们奶等会还回来,千万别提你们爷哈。”

  “哎,知道的娘~”

  青瑶似懂非懂,娘说什么她就听什么。

  大雪轻声嗯了一声,身为晚辈,又是孙媳妇,她哪里敢揭长辈的短哦。

  青云自是不必说了,男人爱面子,他要给爷留点面子呢。

  “啪嗒~”

  “哗啦啦~”

  “好大的鱼!”

  “快,让让道,打上的鱼放空地上过称~”

  “都别急,称完了重再分鱼!”

  “谁敢抢敢偷,别怪老头子我翻脸无情!”

  “斧头,锄头,给老子看好了鱼,谁敢靠近直接揍!”

  “哎,知道了叔~”

  穷山恶水出刁民,先前吴家村穷,大家伙日子过的苦,每逢这种捞鱼的时候,就有人小偷小摸

  不过,这回不一样了,大家伙都格外遵守秩序,牢记着分配规则。

  大家伙齐心协力地下了十几次网兜,将大鱼都给捞了上来。

  又花了几个时辰,劳力们下水,在冰冷的淤泥里捉鱼跟泥鳅,还有黄鳝小虾。

  姜汤没带停的,冻的不行的劳力进了凉席隔着的小空间里换了衣服烤火,又是一碗姜汤灌下,接着继续下水。

  来回了几次后,终于,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,鱼塘起了两千斤的鱼,那些泥鳅跟黄鳝小虾也有几百斤来着。

  家家户户开始按照人头分鱼,由村长与各位族老坐镇记录。

  “吴家虎家,五口人,分二十五斤鱼~”

  “吴小树家,六口人,分三十斤鱼~”

  “吴小马家,八口人,分四十斤鱼~”

  吴家村有几百口人有资格分鱼,每人五斤起,大差不差地领了鱼就欢天喜地走了。

  蒋月从聊天中也得知了,村里这鱼塘,是二十几年前,村里一些人凑钱修的,每年分剩下的鱼卖钱,再买鱼苗,年复一年地,传承了下来。

  “蒋氏一家,六口人,分三十斤鱼,外加三十斤的黄鳝小虾。”

  村长吆喝了一声,顺便解释了下,几个月前村里的凶杀案,是蒋氏帮村里出了力,招待了衙役,故而这是村里欠她的人情

  族长们都知道,故而商量后补发了外加三十斤的黄鳝小虾。

  村民们闻言议论纷纷,不过大部分是赞同,是感激蒋氏当时帮了村里。

  只有个别人在那嘀咕,但是都被前后的人瞪着,默默说不出话来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nwy.cc。一念汪洋手机版:https://m.ynwy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